找到相关内容4568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毁灭与寂灭是否一个“灭”?

    不是一个“灭”,毁灭是毁灭不了的。世间法,一个状态完了,缘起另一个状态;寂灭是烦恼的寂灭,烦恼消灭了,觉性就显现了,这是世间法。 死亡与涅槃,作用和意义皆不同。死亡,精神是死不掉的,精神是从物质来的,物质不灭,精神怎么会灭呢?人死了在物质上表现不精神面貌,只不过精神不会在尸体上产生,但能够在能产生的因素上产生。比如,阿罗汉不会调动物质元素重新聚合一个身体。但他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4377570.html
  • 老僧贪执牛腿死后变鬼的真实故事

      不管贪什么样的东西,从世间法、世间法来看,都会带来很大的害处。   从世间法而言,哪怕你只贪一点食物,来世的果报也非常可怕。藏地某寺院有个老修行人,他买了一腿牛肉,一直舍不得吃,想到冬天再慢慢吃。结果他的寿命没有等他,他提前离开了人世,牛腿仍挂在柴房里(即牛粪棚)。他死了以后,其余财产食物全部被寺院处理,用来上供下施。可是他的神识因耽着牛腿,结果变成了一个鬼,力气也比较大,每到...

    索达吉堪布讲

    |犯戒|破戒|贪执|报应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1/02/12385518353.html
  • 佛教福慧双修的时代启示

    ,而在迷妄世界中流转不停,难以脱离生死苦海,此为人生之根本问题。欲解决此问题,“福慧双修”的“权法”是力所不逮的。   其次,“福慧双修”有先有后。就世间世间的福慧而言,应是“世间”为先。《大般若经》中认为,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,那么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,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:“有愚痴人为魔所使,未种善根,福慧薄劣……自于般若波罗蜜多,不能听问乃至演说。”故佛教有“修道资粮”一...

    千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3851339.html
  • 正见的内容及其重要性

    一盲引众盲,相牵入火坑”。由此可见“正见”对于修学佛法的重要。  正见的内容是有浅有深:有世间正见,世间正见。“所谓世间正见,就是人生之正确见解;也就是正确的人生观。观察人生的意义,人生应遵循的正道...面对逆境也不会怨天尤人,那也只是在承担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,又能怨得了谁呢。佛弟子,有了世间正见,在世间算是一个好人,将来最多也只能招感人天果报,这是不究竟的。修学佛法目的在于求解脱,须要具有世间正见...

    正 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53554008.html
  • 四沙门果的根

    念根。   4.定根。   5.慧根。   6.舍受根。   7.未知当知根。   8.已知根。(世间的四谛法)   9.意根。(不还果同)   預流果道的圣者必须园满培育发展这九根。   預流果和阿罗汉果必须由世间道而得,不能由世间道而得。但是一来果和不还果可以由世间道和世间道而得,即是依世间道远离大部分的贪欲之后,再依世间道而得一来果和不还果。   一来果的根有几个呢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685058.html
  • 出世与入世的角度

    ,其中有个那罗延菩萨,他告诉维摩诘,“世间世间为二,世间性空即是世间。于其中不入不不溢不散。是为入不二法门”,他说世间世间组成一个“二”,但随即又说“世间性空即是世间”,最终还是归于了“一”,是要从形形色色的入世中去寻求领悟出世的真谛,然后在真谛的境界中“不入不,不溢不散”。在古代社会,世间有人王,出世间有法王,其实,法王人王不二,法王即是人王,人王即是法王,法王不绝世间觉,人王不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5955443.html
  • 佛教“福慧双修”的启示

    是力所不逮的。   其次,“福慧双修”有先有后。就世间世间的福慧而言,应是“世间”为先。《大般若经》中认为,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,那么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,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:“有愚痴人为魔所使,未种善根,福慧薄劣,……自于般若波罗蜜多,不能听闻乃至演说。”故佛教有“修道资粮”一说,因为世间的“福慧”是成就世间“道业”的必要条件与基础。这就提醒我们,如果只是志存“超越”、...

    张云江

    |福慧|命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1/07310920431.html
  • 佛教“福慧双修”的启示

    解决此问题,“福慧双修”之权法是力所不逮的。  其次,“福慧双修”有先有后。就世间世间的福慧而言,应是“世间”为先。《大般若经》中认为,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,那么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,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:“有愚痴人为魔所使,未种善根,福慧薄劣,......自于般若波罗蜜多,不能听闻乃至演说。”故佛教有“修道资粮”一说,因为世间的“福慧”是成就世间“道业”的必要条件与基础。这...

    张云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3746627.html
  • 佛教“福慧双修”的启示 ——张云江

    福慧双修”有先有后。就世间世间的福慧而言,应是“世间”为先。《大般若经》中认为,如果一个人世间福慧不够,那么世间的福慧更是无法企及的,更无法领略佛法般若的真实意义:“有愚痴人为魔所使,未种善根,福慧薄劣,……自于般若波罗蜜多,不能听闻乃至演说。”故佛教有“修道资粮”一说,因为世间的“福慧”是成就世间“道业”的必要条件与基础。这就提醒我们,如果只是志存“超越”、“解脱”,而不顾世间善法的修行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3975106.html
  • 不念弥陀更念谁

    不念弥陀更念谁  日落西山暮鼓催,娑婆苦趣实堪悲;  世世间思惟遍,不念弥陀更念谁。  这首偈语可说是让人惊心动魄!  「日落西山」就是太阳下山,好比人生由青年、中年而进入老年,犹如日落西山。  ...「念念迁流」,念念迁流也是苦。  这样推究起来,人生无时无处不苦,所以「娑婆苦趣实堪悲」。这个「苦」,就是人生的实相。人生的实相是什么?就是「苦」一个字。  「世世间思惟遍」,这里有两个「世」字,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2063359.html